首页

妍妍女王

时间:2025-05-29 06:16:35 作者:安徽合肥长丰县视乡镇实际情况予以差异化考核:大抓基层不是大压基层 浏览量:63818

  国际在线专稿: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临近华诞,多家外媒站在这一历史节点,发文回顾新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展望中国未来发展道路。有外媒称,中国在75年间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强盛,不仅实现了国内经济社会显著进步,同时也为全球合作及和平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

  肯尼亚《人民报》评论指出,新中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这一里程碑不止对中国意义重大,也在肯尼亚等众多伙伴国家中产生深远共鸣。自1963年肯中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肯尼亚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获益良多,共建项目助力非洲国家与中国建立起互联互通的贸易网络,为肯尼亚带来了新的经济发展机遇,促进了肯尼亚乃至整个东非地区的贸易增长。中国自始至终在与其他国家的经贸往来中强调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以及务实合作,受到肯尼亚人民的广泛欢迎。

  文章表示,75年间,中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跃升为全球经济强国,缘于其注重长期战略规划,高瞻远瞩,大力投资教育与技术创新,极大地改变了自身面貌,使数亿人摆脱了绝对贫困,为肯尼亚经济社会发展和减贫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巴基斯坦《观察家报》发文称,尽管部分西方媒体试图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唱衰中国发展前景,然而中国宏观经济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表现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中国也坚定不移支持经济全球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并扩大开放,有力驳斥了各种谬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年后,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引擎和全球治理领导者。“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体之一,在经济、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平与安全等全球合作领域都留下了关键足迹。”

  文章赞许道,如今,得益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在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业等领域成为国际标杆,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和纳米技术等新兴产业领域也取得了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大型全球公共产品正在将其他国家的梦想也变为现实。

  英国《晨星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新中国即将迎来75周年华诞,75年间,中国历经非凡变革,人均预期寿命从约35岁提升至超过78岁,消除了绝对贫困,成为全球科学技术领域的创新引领者之一,在可再生能源、太空探索、数字网络、量子计算机、纳米技术以及先进制造业等领域表现尤为突出;中国已成为全球科研论文发表数量与专利数量上的领跑者;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中国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领导者,中国的风能及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发展成果对世界能源领域产生深远影响。

  文章赞赏称,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中国向来爱好和平。与美西方不同,中国从未在全球其他国家驻军,也从未参与经济霸权主义。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不容忽视,但其从不恃强凌弱,而是在非洲、拉丁美洲等地区提供各类援助,帮助历经殖民统治与剥削的国家摆脱经济欠发达状态。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中国持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为全球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胡晓薇)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2024年蓉港澳青少年活力周在成都开幕

今年,全国产粮大县道县种植早稻面积27万亩。为全力打好早稻生产“第一仗”,该县出台《关于2024年道县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工作的意见》《道县2024年粮食生产考核奖惩办法》《道县2024年粮食生产“五包五帮五督”工作办法》等文件,建立“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班子包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及村支两委包组,党员干部包农户,农户包丘块”的“五包责任制”,落实4个万亩、46个千亩双季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确保完成全县粮食总产量38.5万吨。

2024第十五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收官 盖特·亚伦·默里夺得总冠军

从诸多现实案例看,文物古建的商业开发关键在于把握合理的、适度的边界和平衡。这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社会公益基金、全额出资、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参与文物古建本体保护修缮、历史风貌维护、旅游文创开发、文化传承发展等全过程,实现文物古建在“保护第一”基础上的良性开发。

韩籍在华技术专家:“中国制造”正塑造新形象

龙年到来,范氏庆玲度过了一个“不打烊”的春节。春节假期,河口口岸中外人员出入境达7.5万人次,河口边境游、观光游人气火爆。“没想到有这么多人,大年初三我就回店里接待游客了。”

青海海西州茫崖市发生3.7级地震 震源深度9千米

“越大的车辆盲区越大,所以我们一定要记住,与这些大货车保持安全距离,这样才能确保自身安全。”交警邀请学生登上大车驾驶室感受车辆盲区,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交通安全知识,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电力工作人员还为学生展示供电设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香港佐敦道大厦火灾死亡人数升至4人

南昌7月12日电 (刘力鑫 吴朋珊 黄元浩)记者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铁”)获悉,自2024年暑运开启,7月1日至7月11日间,南铁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共计发送旅客1063万人次。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